鄂爾多斯婚禮是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誕生于古代蒙古,形成于蒙元時期。其獨特的婚禮流程影響著鄂爾多斯地區(qū)的婚嫁,也展現了別具一格的民族風情。今天就和小犀一起了解一下鄂爾多斯婚禮流程是怎樣的吧!
鄂爾多斯婚禮流程主要有哈達定親、佩弓娶親、擋門迎婿、獻羊祝酒、求名問庚、分發(fā)出嫁、送親路上、圣火洗禮、跪拜公婆、新婚慶典。
由男方請一位媒人向女方提親,了解對方的態(tài)度,如果女方有意,則每人再領著男方再次去女方家送禮獻哈達,女方接受哈達,就表示雙方定親了。在民間稱為“放下了哈達,就釘下了釘子”。
又稱乘馬娶親, 在下午申時,在新郎家中擺下宴席,請樂手、歌手、大賓、伴郎、祝頌為首的娶親代表。娶親的代表來到祿馬下面,祭拜圣主成吉思汗后,新郎佩戴弓箭,翻身上馬,祝頌嗯端起羊奶,吟誦《弓箭贊》、《駿馬贊》。念讀三遍后,娶親隊伍前往新娘家。
娶親隊伍到達新娘家門口時,大嫂和伴娘會將新郎擋在門口,不許進家門,祝頌人會與女方親友進行一番舌戰(zhàn),舌戰(zhàn)一問一答,妙趣橫生,男方取勝,女方親友收下牛犢紅筒,讓新郎進門,否則會被頂回。游戲的目的,就是對新郎進行“驗明正身”。
男方向女方獻羊背子,獻祝酒詞。羊背子是全羊宴的意思,獻放羊背子,在蒙古是最高禮節(jié),也是最貴重的禮品。敬酒一般從女方主婚的開始,依次向每位客人敬獻三三九盅酒。祝頌人需要唱三遍祝酒詞,然后新郎官跪拜并且敬三次酒才行。
求名問庚是鄂爾多斯婚禮耗時最長、內容最多的部分。鄂爾多斯的新娘在出嫁時都要另起一個名字,新娘的名字不能和婆家長者名字一樣,新娘的屬相與新郎的也不能相克。在這個儀式中,祝頌人和拿著銀蠱的新郎跪在地上,和女方的伴娘或祝頌人以對詩的形式進行。過程中女方伴娘或祝頌人答非所問,有意刁難,新郎最后要把哈達舉在手上,并將求婚的禮品擺在哈達上,祝頌人求情后,女方伴娘才會從懷里取出哈達,說出新娘名字,互換信物。
這是在女方家中舉行的儀式,由女方聘請“結發(fā)爹娘”主持,由“結發(fā)爹”用新郎佩帶的象牙筷子或白翎銀箭或羚羊角,將新娘的秀發(fā)從頭頂正中間向兩邊分開;再由“結發(fā)娘”用泉水或奶水將新娘的長發(fā)反復梳理,編成12股細辮子,纏在頭飾腮垂上,再戴上雍容華貴的頭飾和繡龍圓頂帽子,蓋上藍色或紅色的蓋頭。這個儀式,宣告了一個少女成長為一個婦人。
在送親上路環(huán)節(jié),眾人會歡唱《送親歌》,在歌聲中,新娘告別親人,和新郎一同前往婆家。在送親路上,會有“搶帽子”環(huán)節(jié), 會有人突然用桿子去搶新郎的帽子,來檢驗新郎的應變能力以及脾氣性格。
在鄂爾多斯,火是最圣潔的神物,新娘嫁到新郎家后,必須受到圣火的洗禮,即新郎用馬鞭子牽著新娘的手,從圣火堆間教款走過,再入婆家門。然后舉行祭灶儀式。
新娘步入正廳后,先向灶神三拜九叩,同時祝頌人吟誦《祭灶詞》,再向公婆磕頭,接受贈禮,跪拜完畢,揭去蓋頭,新娘模樣才可被眾人所見。
新婚典禮開始后,第一個儀式是獻羊背子,祝頌人為大家吟誦《全羊贊》后,宴會就開始了。新娘新郎開始接受親朋好友的贈禮,新娘新郎及新郎父母向賓客敬酒。
以上就是鄂爾多斯婚禮的流程,區(qū)別于中國傳統(tǒng)婚禮流程,也是非常獨特的存在~
推薦閱讀: